银锭桥

银锭桥是古时“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所在。从前站桥上,可以远望西山落日,现在只见高楼不见山。

休闲娱乐 特色游 踏青 赏花
  • 联系方式:

    暂无
  • 最佳游览时间:

    全年
  • 推荐游览时长:

    半小时
  • 门票价格:

    门票价格:无 门票价格:无

景区介绍

银锭桥

银锭桥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是什刹海的风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过去站在银锭桥上可遥望西山,故景名为“银锭观山”。 在桥身正面镌刻着由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老先生题写的“银锭桥”三个楷体大字。字体工整浑厚,满着绿色,与周围的碧水、高杨、翠柳相融。桥下水波粼粼,金光闪闪,桥畔杨柳夹岸,葱茏流翠;桥周围古宅相拥,胡同密集,古韵悠然;隐于浓荫中的王府、寺庙的屋顶飞檐依稀可见;桥的近处还有宋庆龄、郭沫若等多处名人故居,一派清雅幽静的氛围。别看银锭桥桥体不大,却是什刹海景区的点睛之笔。 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青白石的桥栏虽略显粗糙,但整体效果尚好。银锭桥初建确切年代已无从考证,但从其地理位置看,由后海西端到前海南端只有这一个位置可以架桥通行。 桥两侧,前海和后海依旧碧波荡漾,街道和人流都在这里交汇,桥头也变得熙熙攘攘,市民与游客纷纷驻足留影。桥边,那块瘦骨嶙峋的太湖石还在,在银锭桥的侧壁勾栏上,单士元老先生提写的“银锭桥”几个楷书大字清晰可见,睹物思情,不由从心底里涌上一股真情。后海所有的美景,似乎都在桥上桥下得到延伸和旷达。从高

更多
银锭桥

银锭桥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是什刹海的风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过去站在银锭桥上可遥望西山,故景名为“银锭观山”。 在桥身正面镌刻着由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老先生题写的“银锭桥”三个楷体大字。字体工整浑厚,满着绿色,与周围的碧水、高杨、翠柳相融。桥下水波粼粼,金光闪闪,桥畔杨柳夹岸,葱茏流翠;桥周围古宅相拥,胡同密集,古韵悠然;隐于浓荫中的王府、寺庙的屋顶飞檐依稀可见;桥的近处还有宋庆龄、郭沫若等多处名人故居,一派清雅幽静的氛围。别看银锭桥桥体不大,却是什刹海景区的点睛之笔。 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青白石的桥栏虽略显粗糙,但整体效果尚好。银锭桥初建确切年代已无从考证,但从其地理位置看,由后海西端到前海南端只有这一个位置可以架桥通行。 桥两侧,前海和后海依旧碧波荡漾,街道和人流都在这里交汇,桥头也变得熙熙攘攘,市民与游客纷纷驻足留影。桥边,那块瘦骨嶙峋的太湖石还在,在银锭桥的侧壁勾栏上,单士元老先生提写的“银锭桥”几个楷书大字清晰可见,睹物思情,不由从心底里涌上一股真情。后海所有的美景,似乎都在桥上桥下得到延伸和旷达。从高处望,西海﹑后海﹑前海,就像是冰清玉洁的三节莲藕,而银锭桥就是连接他们的结儿,连接在什刹前海与后海的最细处,当站在银锭桥上,顿觉视野开阔,碧水映荷,杨柳依依,秀美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在湖水映衬下,好有一派诗情画意。 关于这桥名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人说,桥身中间大两头细,像倒扣过来的一只大元宝,加上桥体用汉白玉大理石砌成,体白如银,因此管它叫“银锭桥”。也有人说,在银锭桥上有八块铁块,桥面南北两边一边四块,叫做“燕尾板”,是用来拉紧扣住桥面上的石板的,阳光照耀下,八块“燕尾板”犹如银锭熠熠发光,所以叫做银锭桥。银锭桥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从其地理位置看,由后海西端到前海南端只有这个位置可以架桥通行。而且早些年,这个四五米跨的拱桥还算整个什刹海的至高点,传说一个万里无云的秋日,有人站在桥上朝东北方向眺望,能飘飘渺渺地看见玉泉山,于是叫做“银锭观山”,真的,不能不惊诧古人的想象力。 如今,站在银锭桥上,近可看桥下水波粼粼,金光闪闪,桥畔杨柳夹岸,葱茏流翠;但远望西山却是不能了。这个景致已被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所湮没,隐约中望不到西山,倒能望见西直门附近的高楼,所谓的银锭观山,只是演绎成了一个传说。 上了年纪的人喜欢银锭桥,年轻人也喜欢银锭桥,据说,只要是相爱的人牵手到桥上走一回,就会从此一生相知相守。因此,银锭桥也称为“姻缘桥”,曾经,多少俊男靓女河边散步,在两情相悦的美好时刻,一起牵手走过银锭桥,从此,揭开了人生璀璨的一页。 太爱银锭桥了,游人们在新银锭桥上流连往返,跟这个半年多没见的“老朋友”合影留念。就连三轮车夫们也回了“正道”,慢悠悠地蹬车上了桥,大声地向游客介绍着银锭桥,以及有关桥的的趣闻轶事。 银锭桥就是银锭桥,尽管它身上走过了无数的岁月,它的故事还将继续演绎下去。它举手投足中都透着的那种文化底蕴,令你深深陶醉。 站在桥上极目西望,但见什刹海波光潋滟,微风拂来,深秋的空气沁人心肺,蜿蜒的两岸,垂柳依旧婀娜多姿,依旧是让人心旷神怡。是的,银锭桥桥体不大,但却是什刹海景区的点睛之笔。四下古宅相拥,胡同密集,古韵悠然,就如京城人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地方。

眺望西山

“三绝”之首是眺望西山。人们站在北京城内的任何一块平地上,都看不到郊外的西山。唯独站在与地面等高的银锭桥上,却可引颈西望,领略西山浮烟晴翠的绰约丰姿。这是因为宽阔颀长的后海,构成了一个扇面形的视角,又兼过去新街口一带没有高大建筑,西山便呈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银锭观山”是旧燕京16景之一,明代史籍已有明确记载,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曾喻此处为“北京第一山水”。 西山之美,曾使乾隆皇帝吟咏不已。其中一首诗曰:“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精光迎晓日,千林琼屑映朝晴。”特别是在雨过天晴的夏日,碧空如洗,放眼西眺,但见西山郁郁葱葱,层峦叠嶂,令人心旷神怡。

观赏荷花

“三绝”之雅是观赏荷花。清代竹枝诗吟道:“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座,酒阑人醉雨丝丝。”在什刹海,每当赤日炎炎的盛夏,正是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竞相吐艳之时。晴日,红荷映霞,灼灼似火;雨天,粉荷银珠,盈盈欲坠;风过,莲蓬摇曳,清香飘溢;其赏心悦目的雅兴,实难以言喻。 银锭观山
远山、近水、荷花,成了生长在什刹海边的明代文人李东阳眼中“城中第一佳山水”。李东阳身后140年,这里又诞生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名叫纳兰性德,工书善诗。每值荷花盛开之际,总喜欢和友人曹寅、朱尊彝等漫步堤岸。他笔下的“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天然图画。近代大文学家老舍先生,十分钟爱这一地区,并将其作为他许多小说故事的发生地。

品尝烤肉

“三绝”之美是品尝烤肉。“客旅京华,问道季家何处?香浮什刹,引来银锭桥边。”这副对联告诉我们,距银锭桥数十步处,便是百年老字号“烤肉季”。烤肉,这种最早由蒙古族传入北京的珍肴,初始就在露天烧烤,野味十足,不腥不腻。在炙条下燃烧着松木,炙条上翻烤着鲜嫩的羊肉,松烟的香味与羊肉的香味混在一起,四处飘散,使你食欲大增。一手执壶抿酒,一手啖肉,一边观赏桥畔的荷花,体味“炙味香飘清清烟”的美韵和意境。后来这种烤肉的吃法,移到店内,冬夏皆宜,更增加了许多雅兴乐趣。不少文化名人、外国贵宾都曾在这里品尝烤肉,临窗频览,品味民情、民俗、民风、美景、美文。诗人卞之琳有诗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来北京的游客,倘只品尝了烤鸭、涮羊肉,未曾品味烤肉,也是一件憾事。

景区图片 更多
最新动态
网友推荐 更多
地址: 什刹前海与后海连接处

关于北京旅游网/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