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

法海寺最大的看点就是壁画,在大雄宝殿的壁画,是元朝时的珍品,特别是“水月观音”最有名气。

特色游
  • 联系方式:

    010-88715776
  • 最佳游览时间:

    全年
  • 推荐游览时长:

    2小时
  • 门票价格:

    成人:20元
    学生:10元
    观看壁画真迹:100元 成人:20元
    学生:10元
    观看壁画真迹:100元

景区介绍

法海寺

法海寺,始建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由明代英宗宠宦李童集资、工部营缮所修建,英宗赐额“敕赐法海禅寺”,距今572年了。 法海寺邻近驼铃古道首驿模式口大街,远山门在山下街口,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往翠微山脚,跨过造型奇特、小巧玲珑的四柏一孔桥,红墙碧瓦的山门赫然呈现眼前。法海寺主体中轴线四进院落,依山势逐层升高,建有护法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藏经阁。整座寺庙布局严谨,殿宇轩昂,楼阁掩映,错落有致,系工部营缮所建造的官式建筑,一派皇家气势,等级颇高。 法海寺殿堂形制布局是汉藏两族僧俗官员共同设计,是明初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显密兼容的理念在佛像设置、殿堂陈设、壁画内容乃至钟铭碑文等处处流露,这在北京寺院建筑史上独一无二。 法海寺最可观的是明代壁画享誉中外,公元1439年-1444年创作的法海寺壁画,出自宫廷画士之手,丹青妙作真正是美轮美奂,画技炉火纯青,观之满壁风动,欣赏者无不拍手称奇。 壁画珍藏在大雄宝殿内,共10铺、236.7平方米,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壁画精品。所绘内容是佛教世界、二十诸天、飞天仙女、动物花卉和山水祥云等。壁画工笔重彩,叠晕烘染,沥粉贴金,历

更多
法海寺

法海寺,始建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由明代英宗宠宦李童集资、工部营缮所修建,英宗赐额“敕赐法海禅寺”,距今572年了。 法海寺邻近驼铃古道首驿模式口大街,远山门在山下街口,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往翠微山脚,跨过造型奇特、小巧玲珑的四柏一孔桥,红墙碧瓦的山门赫然呈现眼前。法海寺主体中轴线四进院落,依山势逐层升高,建有护法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藏经阁。整座寺庙布局严谨,殿宇轩昂,楼阁掩映,错落有致,系工部营缮所建造的官式建筑,一派皇家气势,等级颇高。 法海寺殿堂形制布局是汉藏两族僧俗官员共同设计,是明初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显密兼容的理念在佛像设置、殿堂陈设、壁画内容乃至钟铭碑文等处处流露,这在北京寺院建筑史上独一无二。 法海寺最可观的是明代壁画享誉中外,公元1439年-1444年创作的法海寺壁画,出自宫廷画士之手,丹青妙作真正是美轮美奂,画技炉火纯青,观之满壁风动,欣赏者无不拍手称奇。 壁画珍藏在大雄宝殿内,共10铺、236.7平方米,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壁画精品。所绘内容是佛教世界、二十诸天、飞天仙女、动物花卉和山水祥云等。壁画工笔重彩,叠晕烘染,沥粉贴金,历经570多年,仍光彩夺目。 1993年经文物界、美术界专家论证,这是我国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宫廷画师的精美之作,其绘制工艺、绘画技巧堪称明代壁画之最,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在壁画方面的杰出代表,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徐悲鸿、叶浅予、金维诺、张汀、侯仁之、单士元等专家均给予高度评价。 法海寺壁画布局严谨、刻画细腻、技巧纯熟、用色考究,其构图、着色、技巧及用料乃至画基底泥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佛教文化研究价值。法海寺壁画线描手法多样,铁线描和游丝描相结合,也用行云流水描和钉头鼠尾描,较永乐宫的线描稍细,但以圆润柔劲见长,尤其是长带和飘带,更是如此。有的人物披肩的飘带虽长达数尺,亦能一笔画到底,随风卷舒、屈曲转反,变化万端,大有“吴带当风”的神韵。特别是水月观音的白纱,面积最大,刻画最工,一小朵花六个花瓣、六十四条线,每一条都细致入微。正如已故著名画家潘洁兹先生评价:“明代壁画我曾寓目很多,但保存之完好、制作之精细、艺术水平之高,都不如法海寺壁画,这是和法海寺壁画出于宫廷画工高手分不开的”、“明代现存佛寺壁画,当推法海寺第一”。 法海寺壁画与唐宋壁画绘画风格一脉相承,再现唐宋纯粹佛教壁画的古风清韵,是明代中国传统大型寺观壁画创作的巅峰之作,其工细程度达到了我国传统古代壁画之极致,精细到连狐狸耳朵上的毛细血管都纤毫毕现,其后再也没有超越它的寺院传统壁画的鸿篇巨制了,画士们绘制法海寺壁画依据的“粉本”,应该是皇家所珍藏和使用的。 此外,法海寺壁画区别于其他寺观壁画的特点还有:它的作者有迹可循,通过宝贵的楞严经幢得以流传千古,而且依据的“粉本”精妙古远,疑为皇家所有,画风承继唐宋,大量使用“沥粉贴金”的作法,画面上的华贵气氛非常绚丽动人。通常画工、画匠为寺院作画不留姓名,而法海寺壁画留下了作者姓名,是由工部营缮所的画士官宛福清、王恕带领画士张平、王义、顾行、李原、潘福、徐福林等十五位画师,历经四个寒暑集体创作而成。

明代壁画

壁画分布在殿内墙壁上,共有9铺,佛龛背壁的3铺,画的是水月观音,文殊、普贤菩萨。水月观音面目端庄慈祥,身披轻纱,花纹精细,似飘若动。东西墙上,画的是传说故事中的天帝、帝后、天王、信女、力士和童子等,共有35个人物,高的近2米,低的只有50厘米,并有祥云、花卉、动物等衬托。
殿北两铺,为“礼佛护法图”,有30多个人物,刻画生动,肌肉、服饰都富有质感。这些壁画是明朝宫廷画士和民间画士精心绘制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至今虽已500多年,仍色彩鲜明。1988年1月,法海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殿九幅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佛神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有说法和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所绘人物、神怪、禽兽和草木等,不仅形象真实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谐明快,组成了一幅幅或庄严肃穆、或清新明净的佛国仙境画面。所绘帝王气宇轩昂,神态威严。妇女则仪容丰满、美丽、温柔。至于天王、金刚和力士,不仅绘出了勇猛威武的神态,而且还充分表现了皈依释迦牟尼佛的无限诚心。壁画的人物服饰和装束华丽多彩,千姿百态:妇女梳各种样式发髻,戴各式首饰、璎珞、钏镯和花朵;男人穿戴不同式样冠帻、衣衫和盔甲,衣服上绘团凤、龟背、团鹤、宝相花、菊花和凤戏牡丹等图案;童子则梳发辫,活泼天真。通过画工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从生理特征上,使人们易于分出他们的性别年龄;从服式、发式和行动举止及构图关系上,又可鲜明准确地分辨出他们的身份地位,充分体现了画工们非凡的艺术才能。

法海寺的古树名木

法海寺的古树名木很多,如在山门前西南方的香道上,有一座小石桥。小石桥是香道的三岔口,就在小石桥的四角各生长着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长在小石桥的石缝中,成为一奇观,人们称为“四柏一孔桥”。在法海寺的山门前,高耸着四棵参天古柏,好像是四大天王守护着寺院,人们叫它们“四大天王柏”。
在寺内的大雄宝殿前,巍然屹立着两棵巨大的白皮松,它们郁郁葱葱的绿冠高达30多米,白干鳞片斑驳,西边的一棵干周长达5.5米,东边的一棵干周长5米。特别是西边的一棵,比北海团城上著名的金代白皮松“白袍将军”还粗壮。法海寺这两棵白皮松是明代建寺时所植,今已五百六十多年。它们像两条银龙守护着大殿,人们称为“白龙松”。这两棵白皮松为京城名松,白干绿冠与大雄宝殿相映相辉。白皮松自古就被我国人民视为“白龙”或“神龙”,多植在宫殿、园林、陵寝、寺庙中。

汉藏特色寺院建筑

法海寺殿堂形制布局是汉藏两族僧俗官员共同设计,是明初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显密兼容的理念在佛像设置、殿堂陈设、壁画内容乃至钟铭碑文等处处流露,这在北京寺院建筑史上独一无二。

景区图片 更多
最新动态
网友推荐 更多
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模式口48号

关于北京旅游网/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