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庙

三教庙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旧城北部的区域大成街北侧(原为北京花丝镶嵌厂址,现位于通州大成街1号院——司空小区北侧)。

其他
  • 联系方式:

    (010)69550695
  • 最佳游览时间:

    全年
  • 推荐游览时长:

    1小时
  • 门票价格:

    门票价格:10元
    门票价格:10元
  •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9:00-17:00

景区介绍

三教庙

  三教庙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旧城北部的区域大成街北侧(原为北京花丝镶嵌厂址,现位于通州大成街1号院——司空小区北侧)。此处因儒教的文庙(亦称学宫)、佛教的佑胜教寺(亦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亦俗称红孩儿庙)三座独立的庙宇,近距离呈“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围墙之侧而合称三教庙。佑胜教寺的西侧,耸立着燃灯佛舍利塔,由此形成了“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在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惠河河口南岸,共同成为北京人文奥运六大景区之一——通州运河文化景区。

简介

  “三庙一塔”景区是国内唯一的三教合一建筑群,也称“三教庙”,是三座独立的庙宇,占地约12000平方米。“三庙一塔”分别指的是:文庙(儒家学府,又称学宫)、紫清宫(俗称红孩儿庙)及燃灯塔及其附建的佑胜教寺。儒、释、道三教在这里互为紧邻而又相互独立,这三座独立存在的庙宇,近距离呈“品”字形布局。据考,燃灯塔始建于北周,而紫清宫建于明代中期,三教和谐共存了400余年。今人概括简称之为“三教庙”,成为北京“人文奥运”六大景区之一——通州运河文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建历史

  三座庙宇中,文庙在前,规模最大,创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比北京孔庙尚早建4年,历经元、明、清三代22次重修扩建,至光绪九年(1883年),已经形成除北京孔庙之外北京地区最大的文庙,中路跨东西三院,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依次为:照壁、射圃、如日中天坊(左忠义祠、右节孝祠)、大门(左“德配天地”坊、右“道冠古今”坊)、棂星门,泮池泮桥(左名宦祠,右乡贤祠)、戟门(左、右角门)、大成殿及其前杏坛(左东庑、东朝房,右西庑、西朝房、西山外圣训亭)、二门、崇圣殿。大成殿东侧有东跨院,前为圣容殿,后为尊经阁。西跨院有二,分别为学正署和训导署院,前有头门,二门,后有明伦堂;一为文帝祠。所有主体建筑一色歇山脊。1935年12月此庙是日伪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所在地,拆改较大。1958年9月,北京花丝镶嵌厂迁占后,按工厂功能拆改更大。2004年开始修缮,并在原文庙殿宇遗址和形制之上,修复了棂星门,戟门与东西配房。

建筑情况

  三座庙宇中,位于右后面的佑胜教寺与左后面的紫清宫,东西并列,均一进院落,很小。“三教庙”中各供其教的祖师爷,文庙祀孔子,佛寺奉释迦牟尼老师燃灯佛,道观供老子,文庙最大,突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儒家学说,道、佛教庙宇很小,且置于文庙之左右,封建统治者将道、佛两家思想放在辅助位置上,主次极为分明地分布在州街门下手旁边,共同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三教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即对立、又统一地列在州治之侧,这在全国各省、府、州、县是唯一独有的人文景观,反映了大运河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景区图片 更多
最新动态
网友推荐 更多
地址: 大成街1号(北大街司空小区北侧)

关于北京旅游网/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