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
前期筹备
天津市和平区历史上曾经设有察哈尔路清真寺、长春道普爱里清真寺、营口道清真寺和西宁道敦仁里清真寺四处清真寺。西宁道清真寺的前身即为西宁道敦仁里清真寺。这四座清真寺其中三所为民居改造,一处为厂房改造。文革期间,和平区清真寺基本停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营口道清真寺被拆除。1986年中央宗教工作会议中批准天津市恢复建设十座清真寺,其中和平区重建一座,即西宁道敦仁里清真寺。1988年9月12日,和平区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七届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会议做出了《关于恢复和平区清真寺的建议案》,其中建议“区政府应积极落实恢复清真寺的计划,尽早恢复我区的清真寺”。1989年,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民族宗教科做新建清真寺的调研工作决定将新址设在西宁道敦仁里。1991年,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和平区委员会、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拨款440万元人民币建设西宁道清真寺并于当年5月1日在西宁道举行了奠基仪式。1991年底,清真寺的大部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建设。此后,天津的穆斯林群众集资20万元人民币,用于西宁道清真寺的内部装修工程。
落成仪式
西宁道清真寺落成启用的庆祝仪式既简单又热烈。来寺的穆斯林中,不仅有本区和邻近市区的,还有远道而来的。在他们心目中,和平区有了穆斯林群众宗教活动的场所,这不仅是和平区穆斯林群众的大喜事,也是全市穆斯林群众的大喜事。天津电视台著名的回族播音员王玉芬,尽管这天家中有事,也特意赶来。这位经常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的老播音员说:“同是在话简前讲话,我今天的心情格外激动,和平区政府拨专款资助建造清真寺,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著名的国家游泳队主教练穆祥雄(回族),头一天刚结束了在津的全国游泳分区达标赛,本应返京,但他也特意请了一天假,与在津的姐妹等一家7口人前来祝贺。
投入使用
1992年3月2日,西宁道清真寺建成投入使用,开寺日为伊斯兰教斋月的第一天,马三立、穆祥雄和王玉芬等知名穆斯林人士也来到清真寺进行礼拜、参观。1998年和1999年,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先后拨专款人民币7万元和20万元维修了清真寺大殿屋顶并建设了23米高的邦克楼。2000年,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又拨专款人民币20万元在清真寺的后院建设了一座占地面积25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并将原有的烧煤锅炉房改造为全自动天然气锅炉。2002年,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再拨专款人民币20万元对清真寺进行内外装修。2006年,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拨专款人民币12万元改造了清真寺会议室并进行了内部粉刷。2007年,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拨款人民币12万元为清真寺后院铺设了木质地板,改造后院罩棚并增加礼拜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