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脉络
天津德国俱乐部于1905年5月动工,总造价为15万两白银。是由天津德租界工部局规划处的德国建筑设计师罗克格·考特和鲁斯·凯甘设计、由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当年在俱乐部内设有餐厅、酒吧、台球室、纸牌室、图书室、剧场、保龄球场、网球场、露天旱冰场等多种功能设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7月)大楼竣工,在建成后的揭幕仪式上,德国侨民在大楼二层的礼堂里演出了普契尼的著名歌剧《图兰朵》。
1917年,中华民国政府对德国宣战,并宣布收回天津德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在天津的德国侨民被遣送回国,德国俱乐部从而宣告结束。后来,俄国人承租德国俱乐部房产并改组为大赌场。
1921年5月,中德两国恢复邦交,恢复后的德国俱乐部又成为德国侨民的活动中心。
1945年5月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德国俱乐部再度宣告结束。
1945年9月,中华民国政府将此处房屋拨给美国红十字会使用,成为“美国海军俱乐部”。
1947年6月,美军从天津撤退,又为天津市政府临时参议会使用。
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解放天津后,该建筑的房屋设备等财产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收。先是天津市人民政府交际处在此办公。
1952年,该建筑拨给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使用。
1959年,被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的办公楼。
1989年,天津市政协机关迁出,该建筑改建为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并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