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天津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是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天津建造的分行大楼,开设于1899年。

休闲娱乐
  • 最佳游览时间:

    四季皆宜
  • 推荐游览时长:

    1小时
  • 门票价格:

    免费参观 免费参观
  • 开放时间:

    9:00-17:00

景区介绍

原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天津横滨正金银行大楼是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天津建造的分行大楼。该分行开设于1899年,选址在天津英租界的主要街道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80号)的北段,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大楼建于1926年,由英商工程师爱迪克生和道拉斯联合设计。该建筑具有古典主义风格,为二层混合结构楼房,拥有石材墙面,其建筑造型稳重而华丽,外檐建有8棵科林斯柱构成的开敞柱廊,建有玻璃顶和回廊。现为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使用。

横滨正金

“正金”在日文中为“正币”之意,即金银硬币,取名“正金”,意为表明正金银行是专门供给金银币流通、促进贸易的银行。1880年2月28日,丰桥藩士出身的中村道太和早矢仕有的等23人筹集资金300万元,成立了正金银行,总部设在横滨。正金银行成立的目的在于以存款吸收分散于民间的金银币,供给市场流通,调节金银币供求,以扭转当时因金银币供给不足导致的贸易周转困难。正金银行在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具体说来,它经历了从民间资本发起成立的普通银行到国家掌控的特殊银行的转变。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大力推进产业革命,立即着手组织和创立近代金融体系,逐步确立了日本银行制度和新的货币制度。
1887年7月,日本政府在赋予正金银行经营特权的同时,出台了《横滨正金银行条例》,共26条。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对正金银行从高层人事任命到营业方向、利益分配等全部业务活动都有监督控制权,保证正金银行必须沿着政府规定的业务轨道运营。同时,也为日本政府日后利用正金银行推广国外市场、进行经济侵略大开了方便之门。
按照经营定位,横滨正金银行以国际汇兑为中心的经营业务成为日本政府干预、推进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通过汇兑、贸易贷款、扶植了日本商人,对日本外贸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正金银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一翼”。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正金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委托法兰西银行代管。战后,日本进一步对华实行经济侵略,不仅在中国的贸易增多,工厂越办越多,还开办了多家洋行。正金银行在上海的金融交易量大增,成为日本在上海的主要金融机构。除正常的汇兑、存放业务外,还办理中国对日本巨额的战争赔款和日本政府的对华贷款。
横滨正金银行在上海设分行以后,又陆续在香港、天津、牛庄(今辽宁营口)、北京、大连、沈阳、汉口、开原、长春、哈尔滨、青岛、济南、广州等地开设分支行。作为日本政府的对外贸易银行,除了以上海为中心、致力于成为远东最大的国际汇兑银行外,还配合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国策,处心积虑地在中国东北扩展势力,发行大量钞票。上海分行是其外汇资金调度上的重要据点,起着贸易金融枢纽的作用。
 横滨正金银行于1902年起在华发行钞票,但历次反日爱国运动波涛涌动,均对其发行业务以重大打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德在华侵略势力削弱,日本在华银行势力则借机迅速扩展。为了扩大经营,1923年,横滨正金银行买下了外滩24号老沙逊洋行行址,并请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德国罗考尔洋行承建,至1924年8月竣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德在华侵略势力削弱,日本在华银行势力扩展迅速。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占领军的庇护下,正金银行加强对日占区金融的支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它又接管英、美在华银行。但它并未在日占区添设分支机构,而是致力于对整个金融市场的指导与策划;在货币方面推行军用票、联银券、蒙疆券、储备券的流通;又独占日汇市场,并以大量资金资助日本在华的大企业开发资源,收购物资,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1945年日本战败后,横滨正金银行于1946年被盟军统帅部命令解散。

建筑特色

建筑是由华胜建筑公司施工。银行大楼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面积3150平方米,三层混合结构,局部四层,属希腊古典复兴形式,古典主义三段论很明确,构图严谨。主立面沿解放路,建筑立面完全对称,入口设在正中。正立面有8棵贯通一、二层的科林新式巨形柱子,为古典建筑三段论形式。外墙身用花岗岩贴砌,柱身及柱顶的石雕做工精细,构图协调、轻巧。沿营口道立面,有10根壁柱与正立面相呼应,檐口部位用狮头滴水装饰。该建筑用突出柱子造型以及柱身、柱头、线脚和檐部的雕刻,同厚重的墙面形成强烈对比,再加上金色的大门和第一层第二层窗间墙用金色(黄铜)纹样装饰,使整座建筑显得富丽、稳重而又华丽。

建筑图片


景区图片
最新动态
网友推荐 更多
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80号

关于北京旅游网/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