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国博推出的又一大型文物精品展。该展通过240多件套精品文物,系统揭示内蒙古地区几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和升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正北方,东西横跨近30个经度。横贯东西的长城,见证着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著名的“长城地带”。长城地带处于气候过渡带,是游牧和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地带,也是一条特殊的文化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展览分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夏商周时期所谓“长城地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第二部分主要体现战国至隋唐时期长城地带的民族交流和融合;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宋辽金元到明清时期长城沿线各民族的融合。展览展品丰富,既有“许季姜”青铜簋、“上郡守寿”铜戈、“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殡葬农作图,以及陈国公主墓、元上都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还有国博馆藏的与之相关的文物精品,如“九边图屏”,以及内蒙古赤峰市大营子村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相关器物。
展览时间:持续至12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9月28日,“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国博推出的又一大型文物精品展。该展通过240多件套精品文物,系统揭示内蒙古地区几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和升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正北方,东西横跨近30个经度。横贯东西的长城,见证着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著名的“长城地带”。长城地带处于气候过渡带,是游牧和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地带,也是一条特殊的文化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展览分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夏商周时期所谓“长城地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第二部分主要体现战国至隋唐时期长城地带的民族交流和融合;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宋辽金元到明清时期长城沿线各民族的融合。展览展品丰富,既有“许季姜”青铜簋、“上郡守寿”铜戈、“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殡葬农作图,以及陈国公主墓、元上都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还有国博馆藏的与之相关的文物精品,如“九边图屏”,以及内蒙古赤峰市大营子村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相关器物。
展览时间:持续至12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9月28日,“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国博推出的又一大型文物精品展。该展通过240多件套精品文物,系统揭示内蒙古地区几千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和升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正北方,东西横跨近30个经度。横贯东西的长城,见证着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著名的“长城地带”。长城地带处于气候过渡带,是游牧和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地带,也是一条特殊的文化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展览分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长城的修建与民族交融”“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交融”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夏商周时期所谓“长城地区”农牧结合的早期形态;第二部分主要体现战国至隋唐时期长城地带的民族交流和融合;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宋辽金元到明清时期长城沿线各民族的融合。展览展品丰富,既有“许季姜”青铜簋、“上郡守寿”铜戈、“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殡葬农作图,以及陈国公主墓、元上都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还有国博馆藏的与之相关的文物精品,如“九边图屏”,以及内蒙古赤峰市大营子村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相关器物。
展览时间:持续至12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