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

因寺内有一座白色古塔而名。是元大都保留下来的重要建筑之一,属社科类专题遗址博物馆,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 特色游
  • 联系方式:

    010-66166099
  • 最佳游览时间:

    4月-10月
  • 推荐游览时长:

    1小时
  • 门票价格:

    20元
    门票优惠:
    1、对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含港澳台居民及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实行免费参观政策。18周岁以上、本科及以下学历(不含成人教育、留学生),持学生证等有效身份证明享受半价优惠。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持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
    2、对60岁(含60岁)以上老人(含港澳台居民及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实行免费参观政策。需持老年证、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
    3、对持残疾证的残疾人实行免费参观政策,陪护人员不免费。
    4、对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军士、现役军人、残疾军人持相关有效证件免费参观;退役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凭有效证件在“八一”建军节当天免费参观。
    5、教师节当日(如遇周一闭馆,提前一日实行),对持教师资格证教师实行免费参观政策。
    6、对现役消防员、北京市见义勇为荣誉人员、北京市劳动模范、英雄模范实行免费参观政策。
    7、对北京市总工会会员的观众,在检票处使用“北京工会12351”APP扫码后免费参观。
    8、持北京博物馆通票、锦绣华北联合旅游年票一卡通的游客,请在检票处核验后入馆参观。
    9、每周三前200名观众免费参观(免费票领取分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线上:可通过“北京民生一卡通”小程序预约周三限免门票,限量100张;线下:领取门票按现场排队形式发放,限量100张,先到先得)。 20元
    门票优惠:
    1、对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含港澳台居民及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实行免费参观政策。18周岁以上、本科及以下学历(不含成人教育、留学生),持学生证等有效身份证明享受半价优惠。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持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
    2、对60岁(含60岁)以上老人(含港澳台居民及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实行免费参观政策。需持老年证、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
    3、对持残疾证的残疾人实行免费参观政策,陪护人员不免费。
    4、对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军士、现役军人、残疾军人持相关有效证件免费参观;退役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凭有效证件在“八一”建军节当天免费参观。
    5、教师节当日(如遇周一闭馆,提前一日实行),对持教师资格证教师实行免费参观政策。
    6、对现役消防员、北京市见义勇为荣誉人员、北京市劳动模范、英雄模范实行免费参观政策。
    7、对北京市总工会会员的观众,在检票处使用“北京工会12351”APP扫码后免费参观。
    8、持北京博物馆通票、锦绣华北联合旅游年票一卡通的游客,请在检票处核验后入馆参观。
    9、每周三前200名观众免费参观(免费票领取分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线上:可通过“北京民生一卡通”小程序预约周三限免门票,限量100张;线下:领取门票按现场排队形式发放,限量100张,先到先得)。
  •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售票入馆);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其它重要活动开放时间将提前在白塔寺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公示。

景区介绍

白塔寺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上。它始建于元代,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妙应寺所处地区是辽南京城的北郊,早在寿昌二年(1096年)便建造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后来毁于战火。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于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于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同一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确定,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因位于大都城西,所以又称作「西苑」。从此开始,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忽必烈去世后,白塔两侧曾建神御殿(影堂)以供祭拜。元成宗时,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在元贞元年(1295年)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所有的殿堂,唯有

更多
白塔寺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上。它始建于元代,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妙应寺所处地区是辽南京城的北郊,早在寿昌二年(1096年)便建造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后来毁于战火。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于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于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同一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确定,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因位于大都城西,所以又称作「西苑」。从此开始,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忽必烈去世后,白塔两侧曾建神御殿(影堂)以供祭拜。元成宗时,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在元贞元年(1295年)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所有的殿堂,唯有白塔幸免於难。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寺庙也进行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范围也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明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曾冲入妙应寺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清代中后期,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白塔

白塔在北京城内西区,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年),原是元大都圣寿万安寺中的佛塔。该寺规制宏丽,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竣工。寺内佛像、窗、壁都以黄金装饰,元世祖忽必烈及太子真金的遗像也在寺内神御殿供奉祭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寺毁于火,而白塔得以保存。明代重建庙宇,改称妙应寺。
白塔为藏式佛塔,砖石结构,由尼泊尔人阿尼哥设计建造。阿尼哥擅长铸造佛像,初随本国匠人去西藏监造黄金塔,后随帝师八思巴入元大都。他除了造圣寿万安寺白塔外,还造了五台山大塔院白塔。
妙应寺白塔用砖砌成,外抹白灰,总高约51米。塔的外观由塔基、塔身、相轮、伞盖、宝瓶等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边再外凸的形状,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相叠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硕大的莲瓣承托着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顶以伞盖和宝瓶作结束,伞盖四周缀以流苏与风铎。

转塔

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寺庙也进行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范围也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明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曾冲入妙应寺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清代中后期,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宗教典藏

1978年对白塔进行了维修加固。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存留在高塔顶部鎏金 小境内的大藏经、木雕观世音像、补花袈裟、五佛冠、乾隆手书《波罗蜜多心经》、藏文《尊胜咒》、铜三世佛像、赤金舍利长寿佛等。

景区图片 更多
最新动态
网友推荐 更多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272号

关于北京旅游网/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