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上南端点——永定门附近的燕墩与燕墩石碑。燕墩又称“烟墩”,是一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位于永定门外半里之遥的永外大街西侧。在明清时期,永定门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出入南城的交通要道和重要门户,清政府对此格外重视,在永定门外布置安扎了72座营盘,所以当地有“永定门外七十一营一挡”之说,其中“一挡”指的就是燕墩,在当时它是人们在心理上抵挡外来侵犯的一道有力的屏障。在清朝时,燕墩成为了民间燕京八景之一——石幢燕墩。燕墩石碑高约8米,下部为束腰须弥座,束腰部分采用高浮雕技法雕24尊水神像,各尊神像均坦胸裸足,形态各异,其他部分则雕刻云、龙、菩提珠、菩提叶等图案。石碑上部为四角攒尖顶方形碑盖,四脊各雕一龙,龙身作波浪形奔腾状,昂首上扬。碑身南、北面分别采用满、汉两种文字对照镌刻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御制《皇都篇》和御制《帝都篇》,《帝都篇》刻于碑阴(北面),《皇都篇》刻于碑阳(南面)。
中轴线上南端点——永定门附近的燕墩与燕墩石碑。燕墩又称“烟墩”,是一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位于永定门外半里之遥的永外大街西侧。在明清时期,永定门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出入南城的交通要道和重要门户,清政府对此格外重视,在永定门外布置安扎了72座营盘,所以当地有“永定门外七十一营一挡”之说,其中“一挡”指的就是燕墩,在当时它是人们在心理上抵挡外来侵犯的一道有力的屏障。在清朝时,燕墩成为了民间燕京八景之一——石幢燕墩。燕墩石碑高约8米,下部为束腰须弥座,束腰部分采用高浮雕技法雕24尊水神像,各尊神像均坦胸裸足,形态各异,其他部分则雕刻云、龙、菩提珠、菩提叶等图案。石碑上部为四角攒尖顶方形碑盖,四脊各雕一龙,龙身作波浪形奔腾状,昂首上扬。碑身南、北面分别采用满、汉两种文字对照镌刻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御制《皇都篇》和御制《帝都篇》,《帝都篇》刻于碑阴(北面),《皇都篇》刻于碑阳(南面)。
中轴线上南端点——永定门附近的燕墩与燕墩石碑。燕墩又称“烟墩”,是一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位于永定门外半里之遥的永外大街西侧。在明清时期,永定门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出入南城的交通要道和重要门户,清政府对此格外重视,在永定门外布置安扎了72座营盘,所以当地有“永定门外七十一营一挡”之说,其中“一挡”指的就是燕墩,在当时它是人们在心理上抵挡外来侵犯的一道有力的屏障。在清朝时,燕墩成为了民间燕京八景之一——石幢燕墩。燕墩石碑高约8米,下部为束腰须弥座,束腰部分采用高浮雕技法雕24尊水神像,各尊神像均坦胸裸足,形态各异,其他部分则雕刻云、龙、菩提珠、菩提叶等图案。石碑上部为四角攒尖顶方形碑盖,四脊各雕一龙,龙身作波浪形奔腾状,昂首上扬。碑身南、北面分别采用满、汉两种文字对照镌刻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御制《皇都篇》和御制《帝都篇》,《帝都篇》刻于碑阴(北面),《皇都篇》刻于碑阳(南面)。
中轴线上南端点——永定门附近的燕墩与燕墩石碑。燕墩又称“烟墩”,是一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位于永定门外半里之遥的永外大街西侧。在明清时期,永定门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出入南城的交通要道和重要门户,清政府对此格外重视,在永定门外布置安扎了72座营盘,所以当地有“永定门外七十一营一挡”之说,其中“一挡”指的就是燕墩,在当时它是人们在心理上抵挡外来侵犯的一道有力的屏障。在清朝时,燕墩成为了民间燕京八景之一——石幢燕墩。燕墩石碑高约8米,下部为束腰须弥座,束腰部分采用高浮雕技法雕24尊水神像,各尊神像均坦胸裸足,形态各异,其他部分则雕刻云、龙、菩提珠、菩提叶等图案。石碑上部为四角攒尖顶方形碑盖,四脊各雕一龙,龙身作波浪形奔腾状,昂首上扬。碑身南、北面分别采用满、汉两种文字对照镌刻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御制《皇都篇》和御制《帝都篇》,《帝都篇》刻于碑阴(北面),《皇都篇》刻于碑阳(南面)。
中轴线上南端点——永定门附近的燕墩与燕墩石碑。燕墩又称“烟墩”,是一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位于永定门外半里之遥的永外大街西侧。在明清时期,永定门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出入南城的交通要道和重要门户,清政府对此格外重视,在永定门外布置安扎了72座营盘,所以当地有“永定门外七十一营一挡”之说,其中“一挡”指的就是燕墩,在当时它是人们在心理上抵挡外来侵犯的一道有力的屏障。在清朝时,燕墩成为了民间燕京八景之一——石幢燕墩。燕墩石碑高约8米,下部为束腰须弥座,束腰部分采用高浮雕技法雕24尊水神像,各尊神像均坦胸裸足,形态各异,其他部分则雕刻云、龙、菩提珠、菩提叶等图案。石碑上部为四角攒尖顶方形碑盖,四脊各雕一龙,龙身作波浪形奔腾状,昂首上扬。碑身南、北面分别采用满、汉两种文字对照镌刻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御制《皇都篇》和御制《帝都篇》,《帝都篇》刻于碑阴(北面),《皇都篇》刻于碑阳(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