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圆明园一日游

全年 一天

线路亮点:

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前身为陕北公学,及之后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如今所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并以“实事求是”为校训,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
圆明园: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皇家园林。而今的遗址公园,存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叠石、雕刻残迹仍然可见。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亦称“圆明三园”,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统称,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第一站:中国人民大学   可在东直门乘地铁2号线至西直门站,转4号线到达人民大学站。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内景色迷人,春天,近百朱玉兰花昂首怒放;秋天,500余棵银杏树满目金黄。人大的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等时期,最终于1950年定校址于北京,定名“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该学府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领袖人才和社会精英。现时,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第二站:圆明园(从人民大学出发,乘地铁约20分钟)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亦称“圆明三园”,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统称,是清代行宫式御园,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此。雍正皇帝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8年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仅存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叠石、雕刻残迹仍然可见。在“西洋楼”旧址建有园史展览馆,供人瞻仰凭吊,令人痛定思痛。(建议游玩时间:3个小时左右)

介绍 01 中国人民大学 - 圆明园遗址公园

中国人民大学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看点:
春天,近百朱玉兰花昂首怒放;秋天,500余棵银杏树满目金黄。还有校内建筑如明德楼、如论、八百人大、多媒体教学楼等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
看点:
西洋楼遗址景区,烈士纪念馆,正大光明殿等建筑基址和园林格局。
交通路线
公交路线: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可乘地铁四号线,在中国人民大学站下车,从A1口出。也可乘坐地铁十号线,在苏州街站下车,从C口出。 抵达中国人民大学公交车的主要线路有: 西门:26、74、361、374、563、610、634、运通108、运通109、运通110、运通118、 东门:302、320、323、332、355、365、549、584、614、653、特4、特15、运通105、运通106、快速直达专线139路、夜8路 人民大学-圆明园(全程约20分钟) 乘坐地铁4号线(安河桥北方向), 在圆明园站下车(B东北口出)177米步行至终点 自驾路线: 北京-人民大学 从东直门外大街向北二环西向方向行驶,驶至德胜门外大街向北三环西路至中关村大街方向行驶,到达终点 人民大学-圆明园 从人民大学出发沿中关村大街行驶,驶至清华西路,到达圆明园南门
旅游线路

中国人民大学: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建议游玩时间: 2-3小时
圆明园:开放时间:7:00 - 19:00 建议游玩时间: 3小时左右

关于北京旅游网/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