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景区等级: AAAAA
遗产古迹 特色游
  • 联系方式:

    010-60761423,60761164
  • 最佳游览时间:

    4月-10月
  • 推荐游览时长:

    3小时
  • 门票价格:

    明定陵:旺季60元、淡季40元
    明长陵:旺季45元、淡季30元
    明昭陵:旺季30元、淡季20元
    总神道:旺季30元、淡季20元
    门票优惠规定:
    1、1.2米以下儿童免票。
    2、离休人员凭离休证免票。
    3、60岁以上老年人持老年证或蓝色优待卡半价优惠。
    4、本市户籍65岁以上老年人持红色优待卡免票(大型活动期间除外)。
    5、大中小学生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
    6、持有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凭证半价优惠。
    7、残疾人员凭有效证件免票。
    8、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免票(现役军人游览居庸关,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
    明定陵:旺季60元、淡季40元
    明长陵:旺季45元、淡季30元
    明昭陵:旺季30元、淡季20元
    总神道:旺季30元、淡季20元
    门票优惠规定:
    1、1.2米以下儿童免票。
    2、离休人员凭离休证免票。
    3、60岁以上老年人持老年证或蓝色优待卡半价优惠。
    4、本市户籍65岁以上老年人持红色优待卡免票(大型活动期间除外)。
    5、大中小学生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
    6、持有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凭证半价优惠。
    7、残疾人员凭有效证件免票。
    8、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免票(现役军人游览居庸关,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
  • 开放时间:

    旺季开放时间:8:00-17:30(4月1日至10月31日)
    淡季开放时间:8:30-17: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景区介绍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更多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他评价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 培根也高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昭陵、定陵、神路,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查看虚拟旅游

名称由来

有人要问,明朝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分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主要景点

神路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
石牌坊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完成。现除桥涵建筑已残坏外,其他墓仪设施保存较好。1989年至1995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神道先后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保护性工程及环境整治工程。
石牌坊
神道上的第一座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早和建筑等级最高的大型仿木结构石牌楼,建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是明世宗朱厚熜(读音同'聪')为旌表其祖先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功德牌楼。坊体由白石和青石雕琢组装而成,面阔五间(通阔28.86米)。形制为五门六柱十一楼。五门之中,中部明间最宽,左右两侧次间、稍间宽度依次递减。顶部有主楼5座、夹楼4座、边楼2座。明间主楼最高,其正脊顶部至地面高约12米。各楼均作庑殿顶。其下构件均依木制构件形制进行雕刻。支撑楼体的6根石柱下端均有夹杆石。夹杆石四面浮雕精美,分别雕刻着"双狮滚绣球""云龙"和"草龙"图案。夹杆石顶部前后各雕麒麟或卧狮,左右两侧均雕宝山。此坊体量宏伟,比例谐调,制作精美,通透空灵,是我国现存石牌坊中少有的上乘之作。
大红门
处于龙山和虎山之间,是陵区的总门户。大宫门墙体为红色,单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下承石刻冰盘檐,辟三券门。券门内两侧各有门枕石,当年曾装有门扇。文献记载,大宫门两侧原各有角门。封闭陵区南端的墙体,从大红门左右两侧延伸至龙山、虎山两山之巅,然后再向东西两侧蜿蜒而去。大红门处于高岗之上,中门正对天寿山主峰,左右又衬以龙山和虎山,气势非凡。
大红门一方面是天寿山陵区的门户,同时其设置的三个门洞,也规范了进出陵区人员的礼制观念。中门是已故皇帝、皇后棺椁和神主、神牌、祭品、仪仗通行之门。左门(东门)是皇帝谒陵通行之门。右门(西门)是谒陵官员谒陵进入陵区所经之门。这是古代"居中而尊"和"尚左"礼制观念的具体体现。
下马碑
立于大红门前左右两侧,形制相同,高5.32米。碑的正反面均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字。朝廷命官前来谒陵,到此碑前必须下马步入陵,以示崇敬。下马碑,在警示谒陵者的同时,也烘托装点了陵区门户。
明人张循占曾对陵区神圣威严进行过描绘:"华表双标白玉栏,红门下马驻银鞍。朝霞照耀青袍色,翠滴松楸碧殿寒。"
神功圣德碑亭
碑亭平面为方形,台基边宽23.1米,亭高25.14米,四面各辟券门,重檐歇山顶。碑亭四壁及台基为明朝原物,亭内石条券顶是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年-1787年)修缮时改建的,现仍完好如初。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曾对顶部残坏的构件进行了更换和加固。
碑亭之内树立着"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此碑用白石雕成,通高7.9米。碑式采用"龟趺螭首"式。碑首有六条高浮雕形式的蛟龙。蛟龙首尾交盘、头部下垂。碑趺是一个昂首远眺的大龟。龟下有一层长方形的石台,上刻水波漩流。此种碑式自唐代以后遗存较多。《大明会典》中称此种碑式为龟趺螭首。而在一些古代建筑营建的书籍之中又称其为赑屃鳌坐碑或屃头龟蝠碑。传说龙有九个不成龙的儿子,他们长相不同,各有所好,故而依据各自的喜好,各司其职。赑屃、霸下或立于碑首,或仆于碑下,都是忠于职守。无论称呼怎样,都显示出此种碑式的高贵等级与神秘色彩。
长陵神功圣德碑碑首正面篆刻"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九个大字,碑身阳面即是明仁宗朱高炽亲自撰写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该碑文撰写于明洪熙元年(1425)。碑文书丹者,为正统初著名书法家、太常卿兼翰林侍书程南云。所书碑文,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是一件难得的书法佳作。
长陵神功圣德碑恢宏壮观的碑亭、形态优美的华表、雄伟高大的碑石这外在形式,与宏篇巨制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长陵神功圣德碑其他三面,明朝时没有文字。清代增添了清高宗、清仁宗的御制诗文。
华表
立于神功圣德碑亭四角,白石雕刻而成,高10.81米,对称而设。四座华表形制和纹饰相同。基座均为平面呈八边形的须弥座。其上下坊束腰处均雕有精美致的云龙图案。华表柱八角形,但棱角处比较浑圆。柱身上雕刻着萦绕柱身盘旋而上的升龙和云朵。华表上部装饰云形石板。在顶部蹲立着一只昂首长嘶的神兽--蹲龙。这四座既是墓前的标志,又是碑亭的石雕装饰物,使周围的环境更显庄严神圣。华表四周明朝时曾设有白石栏,后毁坏。1994年,修葺神道时进行了重新配置。
石像生
从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往北的800余米的区域内,矗立着12对石兽和6对石人。据史料记载,陵墓石刻在西周时就已出现,但汉之前遗留下的实物不多。汉以后逐步大量出现,盛于唐,清代衰落。这些石兽、石人在古代称作石仪卫,明朝以后称"石像生"。封建帝王崇奉"事死如事生"的礼念,认为人死以后,在阴间仍需要阳间的一切,诸如衣、食、住、行等等。因而在陵园的建置上,必须再现生前的生活场景。所以在陵园的神道两侧树起石人和石兽,展示出帝王驾前的威仪,取"形状如生"之义。
十三陵石像生设置基本沿用明孝陵制度,不同之处是将石望柱由石像生的中间移到石像生的最前端,并增加了四功臣像。其排列顺序是石望柱、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将、文臣和功臣。石兽和石人均相对排列于神道两侧。
狮子、骆驼、象、马四种动物,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它们或生性凶猛,或性情温顺,或象征吉祥,或伴人左右。而獬豸、麒麟则是传说中的神兽。
石兽之后为石人--将军、文臣和功臣。石人,又称"翁仲"。相传,秦代有位大将名叫阮翁仲。他身高力大,驻守边疆。因其防范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纪念他,就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为他铸了铜像。后来,人们就把守护庙宇、陵墓的石像、铜像统称为"翁仲"。
十三陵神道上这六组石人,雕刻精细,神态逼真。将军头戴凤翅盔,身着铠甲,威风凛凛,一派虎威;文臣和功臣身着朝服,头戴七梁冠,手持朝笏,神态肃穆。十三陵神道上的石像生,均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其中最大的石象,包括基座,体积近30立方米。
棂星门
位于石像生的尽头。它设门三道,每道门有两块门枕石,可安两扇门扉,以取"设六扉而开阖"之意。三门之间为短墙,在明代时曾有黄绿琉璃饰件,后世修葺时改为现在的红墙灰瓦形制。1994年修缮时,恢复了其的琉璃照壁形式。由于三门的大额枋中部上端各饰有宝珠火焰装饰,人们又称之为火焰牌坊。而帝后入葬山陵时,必须经过此门,所以又常称之为龙凤门。
长陵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幕后故事

一、祖陵孙用,大峪葬穆宗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六日,穆宗在乾清宫病故。礼部左侍郎王希烈奉神宗之命往天寿山为穆宗选择陵地,选得了永陵左侧的潭峪岭(今德陵所在位置)。同年六月,神宗又命大学士张居正与司礼监太监曹宪于即位礼后再去陵区审视。张居正对神宗说:送终的事情重大,寻找陵地的风水理论又十分微妙。事情重大,在处理上就应考虑详尽;道理微妙就应广集众言以便做得恰到好处。他建议参照嘉靖年间选永陵时事例,派遣礼、工二部大臣及科、道官各一员,钦天监通晓地理官员、阴阳人等,再推举廷臣中精于地理堪舆之术的官员一人,一同前往察看。 于是,神宗命户部尚书张守直、礼部右侍郎朱大、工部左侍郎赵锦、礼科都给事中陆树德、江西道御史杨家相、工部主事易可久等官员与张居正一同前往天寿山察看。回来后,在张居正等人的建议下,神宗决定采用大峪山做为穆宗陵寝的修建地点。
为什么选好了潭峪岭不用,而用大峪山呢?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原因有两个。
第一,大峪山的"风水"优于潭峪岭。张居正对大峪山有过一段描述。他说那里"山川形势结聚环抱……诚天地之隩区,帝王之真宅也"。而潭峪岭,则人多认为不吉。如清梁份就曾说那里是"孤峰独峙,左右界水中群山一起一伏参差不一"。又说那里"主山峻峭,气脉全无"。建在那里的德陵则是"左肩受风于北之东,右肩受风于西之北"。明代中叶,虽然有对"风水"之说不再过分讲究的情况,但尽量择吉而葬,却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二,张居正是个务实的政治家。大峪山有现成的玄宫和部分地面建筑,稍事增筑,陵园就可大功告成,事半功倍,省时省力,节省开支。
大峪山为什么会有现成的玄宫建筑呢?这还要回顾一下世宗朝的一些历史。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荒淫无度的武宗朱厚照在他的淫乐窝--豹房病死。武宗无子,遂由兴献王世子朱厚熜(武宗堂弟)继承帝位,即世宗皇帝。
世宗皇帝即位后,经过"大议礼"之争,于正德十六年十月,追尊其父原兴献王朱祐杬为兴献帝,尊母蒋氏为兴国后。嘉靖三年(1524年)四月,又追尊其父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尊其母为本生章圣皇太后。同年修葺陵庙,荐号"显陵"。九月,有的大臣为讨好世宗,提出将埋在湖北安陆(今钟祥县)显陵的献皇帝改葬天寿山,这正中世宗的心意。他命工部办理。尚书赵璜认为不能改葬,理由是:皇考体魄所安,不可侵犯;山川灵秀所萃,不可轻泄;国家根本所在,不可轻动。他主张像太祖不迁皇陵,太宗(即成祖)不迁孝陵那样,不把显陵迁往天寿山。礼部尚书席书等大臣也极力反对,世宗只好作罢。
事隔十几年后,世宗的母亲章圣皇太后于嘉靖十七年十二月病故。世宗忽然又下诏在天寿山营建显陵,打算把父母合葬于天寿山。他亲自到天寿山陵域选择陵址,见大峪山"林茅草郁,冈阜丰衍",是个建陵的好地方,马上命令武定侯郭勋和工部尚书蒋瑶等人提督内外员役,开始建陵。又命令大学士夏言和礼部尚书严嵩作"献皇帝梓宫启行图"及奉迁仪注。不久,世宗又变卦了。他说:"迁陵一事,联中夜思之。皇考奉藏体魄将二十年,一旦启露风尘之下,撼摇于道路之远,联心不安。" 打算把母亲章圣太后南袝显陵。
他命锦衣卫指挥赵俊去湖北显陵,开启玄宫,审视大内。但回报说玄宫内有水。于是,世宗亲自去显陵察看,命重建玄宫,以待合葬。世宗在回京的路上,途经庆都尧母墓,他灵机一动,又想仿尧父母异陵而葬的故事,不迁父亲的棺椁,而将母亲葬于大峪山。嘉靖十八年(1539年),他亲自去大峪山阅视陵工,又说:"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显陵后面的山)完美,决用前议奉慈宫南袝。"由于世宗犹豫不定,变幻无常,几经周折之后,这座新建好的玄宫便空了下来。穆宗生前没有预建寿宫,此时正好用上。
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工部尚书朱衡从工地回来,向神宗叙述了玄宫内的情况。他说,肃皇帝为睿祖(献皇帝庙号"睿宗")修建的玄宫"内紫光焕发,和气郁蒸,门堂干净,宛若"暖室"。神宗听了十分高兴,随即命礼部议定发引事宜。八月二十二日,迁孝懿皇后李氏棺椁葬昭陵,九月十九日,穆宗皇帝的棺椁也葬入陵内。像这样利用为别人所建的玄宫埋葬帝后的,在明代还是第一例。
二、两度兴工,耗银百万
自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十五日,神宗下诏在大峪山建陵,声势浩大的地面建筑工程就开始了。工部尚书朱衡被委任总督山陵事务,工部左侍郎赵锦负责督催木石,工部右侍郎熊汝达和内宫监太监周宣等在工所提督施工。另外还有锦衣卫左都督朱希孝、佥书杨俊卿等在现场往来监工。
工程进展十分迅速,仅仅一年时间,昭陵的工程就全部结束。为此,神宗特赐工部尚书朱衡等人银币若干,还恩准侍朗熊汝达一子入国子监读书。
但好事多磨,由于施工不细,才过了一年的时间,陵园建筑便出现了地基沉陷的问题。万历二年(1574年)七月,昭陵神宫监官陶金等上奏说:"六月以来,阴雨二日,本陵棱恩门里外砖石沉陷。"工部主事王淑陵奉旨查看,回来后与陶金反映一致。并说棱恩殿、明楼、宝城等紧要处没有损伤。于是,工部又向神宗反映,陵寝重地,鼎建未及一年便出现事故,内外经管官员都应究治。辅臣张居正也引湖北显陵殿阁渗漏,降罚经管官员的事例,要求对此进行查处。为此,神宗对王淑陵的回奏进行了批评,说陵寝重地,怎能说沉陷处不紧要?并决定对欺慢误事,造作不精的提督工程太监周宣、左监丞郭全革恩一等,管工主事易可义、员外郎石汉降俸一级,官匠王宣等下法司提问。
事情还没处理完,工科给事中吴文佳又对神宗说:"棱恩门、殿等处沉陷甚多,至于宝城砖石翻塌损伤,更为可虑。"神宗随即命工部侍郎陈一松、给事中胡汝钦再去陵园察勘。回来后报称:陵园沉陷严重,棱恩殿丹陛、方墙等处都有程度不同的沉陷、闪动,与陶金、王淑陵所奏相差悬殊。神宗览奏十分生气,马上命都察院会同工部对肇事人员进行参处。这次处罚比上次更为严厉,周宣、郭全各降三级,革去管事职务;熊汝达已致仕,着冠带闲住,恩荫罢革;易可义、石汉各降三级,调外任;等法司从重问拟;朱衡着以尚书致仕;杨俊卿等监工人员四人各降一级,郭元相夺俸半年;马录等法司提问。
陶金、王淑陵因报告的时间与陈、胡二人察看的时间相差一月,其间大雨连绵,沉陷陆续增多,免以虚报处罚。
由于昭陵棱恩门、棱恩殿、垣墙等处严重沉陷,万历三年(1575年)正月,神宗不得不委派工部左侍郎陈一松等提督再修昭陵。七月,陵工告竣。
由于昭陵多次兴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第一次兴工(指地面建筑),万历元年十月工部盘查营建所用钱粮数,计用库银390932两,还不包括其中神木等三厂的木植用银、大通桥厂的白城砖用银、大石窝等厂旧石料的折银及户、兵二部雇抵班军工食行粮等用银。万历元年十二月,巡视厂库工科给事中梁式等查盘营建昭陵所用钱粮数,除工部上述实用银外,又有户、兵二部银110119两,总计用银50105O两有奇。其中;营缮司用银204422两,虞衡司13145两,都水司118854两,屯田司164628两。
第二次接修用银数,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据《明熹宗实录》记载,前后两次修建共用银150余万两。这还不算嘉靖时营建玄宫的费用。如算上嘉靖年间营陵的费用,其总用度至少在200万两以上,几乎相当于隆庆时一年的财政总收入(隆庆年间岁入约230余万两)。由于营建昭陵需要庞大的钱粮开支,工部库银匮乏到了极点。万历二年八月修缮涿州桥,工部拿不出银两,兵部派不出军匠,不得不由辅臣张居正请求万历皇帝恳请母亲解囊捐银,雇工修建。
三、建筑特点
(一)十三陵中首创"哑巴院"之制
昭陵的陵寝制度在十三陵中属中等规模。其神道的设置,从长陵神道七空桥北向西分出,长约2公里。途中建有五空、单空石桥各一座。近陵处建碑亭一座,亭后建并列单空石桥三座。陵宫建筑,朝向为南偏东38度,占地约3.46万平方米。其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宝城前设两进院落,方城下甬道作直通前后的方式,以及棱恩殿、配殿为五间,棱恩门为三间的规制均如泰、康诸陵制度。
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度。明朝的帝陵从献陵到康陵前后六陵,宝城内的封土都是从宝城内环形排水沟以内开始夯筑"宝山"(墓冢)的,其形状呈自然隆起之态。《昌平山水记》记之为"甬道平,宝城小,冢半填"。昭陵则不同,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正中筑有上小下大的柱形夯土墓冢,封土的前部有弧形砖墙拦挡封土,并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人们俗称为"哑巴院",并称院外月牙形的墙体为"月牙城"。
宝城封土的排水系统也十分讲究。宝城为前低后高形式,城内的封土则是中高外低。宝城的内侧设砖墁凹形水槽,左右两侧稍前处又各设方井两眼,井上覆盖凿有漏水孔的水蓖子,井下有暗沟前通哑巴院内的两侧排水孔道。每当大雨降后,城内雨水能顺利地从哑巴院两侧的排水暗沟排出,有效地保证了玄宫上面封土的干燥。
方城后的琉璃影壁也改泰、康等陵依墙而建的方式,为一半嵌入墙体之内的随墙而建的方式。
昭陵的宝城与泰、康等陵宝城模式相比较,显得更加精致壮观。 那么,为什么昭陵会采用这种"哑巴院"的形制呢?这还要从昭陵宝城培土一事谈起。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九年(1581年)五月十五日,工部上一道奏章。说:"永陵宝城黄土,自嘉靖十八年以来,至今四十二年,不为不久,乃十分尚亏其八。"还提出六条意见请神宗批答。神宗览奏后下旨说:"皇祖宝城培土如何四十余年尚未完?就这工程重大,若用陵军、班军未免耽延时月,终无完局,依拟通行雇募,刻期报完。"又说:"朕前恭 陵寝,见昭陵宝城亦欠高厚,着一体加培,俱不许苟且了事。"这样一来,永、昭二陵宝城的黄土同时加培,大臣们恐洛下"苟且了事"的罪名,自然就按同一规制培筑了。这就是昭陵宝顶与永陵相同,却与长、献、景、泰等陵都不同的原因。由于封土的培高,冢前拦土墙、排水系统、照壁形式,与宝城、方城的关系都要重新考虑,于是形成了陵区内第一座"哑巴院"。这种形制由于冢前拦土墙的大幅度增高,不仅可以满足以永陵位模式在宝城内填满黄土的需要,而且方城下的甬道和宝城内通向明楼的左右转向礓 也可以继续使用,而不致被封土掩埋。这种月牙城、哑巴院的方式为后来的庆、德二陵所沿用。
也许有人会问,昭陵的月牙城、哑巴院会不会是原设计就是这样,是原来拟定好的创新之举呢?
从昭陵营建的历史背景看,不会是这样的。因为从整个陵寝建筑的规制看,昭陵是按泰、康等陵形制建造的。而且昭陵营建时,正是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张居正执政期间。张居正受孝定皇太后李氏之托,辅佐年幼的神宗皇帝,正身体力行以务实的精神锐意改变时弊,他虽对先帝陵寝的建造态度也十分认真,但绝不会将精力花在陵制的创新上。因为这样的创新只会增加陵工的工程量,加大用度,而当时张居正却是千方百计在考虑着如何开源节流,从各个方面节省国家的财政支出。这点从神宗隆庆六年七月谕工部尚书朱衡的内容也可看出。神宗的手谕说,昭陵的营建"固不可因陋就简,以天下而俭其亲,亦不宜浪费糜财,饰文而鲜实……"可见,昭陵"哑巴院"是在一个偶然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景区图片 更多
最新动态
网友推荐 更多
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

关于北京旅游网/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隐私政策/ 联系我们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